秋毫不犯的意思及故事
秋毫不犯
【拼音】
qiū háo bù fàn
【释义】
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【出处】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,曰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!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
解释:沛公捧着酒杯,向项伯献酒祝寿,又定下了儿女婚姻。沛公说:“我进驻函谷关以后,连秋毫那样细小的东西都没敢动,登记了官民的户口,查封了各类仓库,只等着项将军到来。我所以派将守关,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。我们日夜盼着项将军到来,哪里敢谋反啊!希望您详细转告项将军,我是绝不敢忘恩负义的。”
【近义词】
秋毫勿犯 秋毫无犯 鸡犬不惊 道不拾遗
【反义词】
胡作非为 无恶不作
【成语故事】
东汉末年,以项羽和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中央领导权而互相征伐。其中项羽武功高强,实力也更强大一些。但是项羽非常自负,刚愎自用,而刘邦却相反,招贤下士,广招天下英雄和文人志士。
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,自幼熟读兵书,军事才能卓著。年轻的时候韩信受到村里的地痞流氓欺负,受过胯下之辱(钻胯下)。
韩信见项羽兵强马壮,实力胜于刘邦,觉得投靠项羽定能成就一番大业。但是项羽知道韩信受过胯下之辱,觉得韩信为人比较窝囊,不堪大用,项羽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,只让他做一个执戟郎(看帐篷的士兵)。
韩信认识到项羽为人骄傲自大,虽然空有一身武功,但是就是一介莽夫而已。于是打算改投刘邦。
后来经过丞相萧何的推荐,刘邦收留下韩信,但是刚开始也是不重视他,但是在韩信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后,刘邦开始重视和信任韩信,并拜韩信为大将军。
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,分析楚汉两军形势,认为和项羽的残暴不仁相较,刘邦进入关中后,军纪严明,连秋毫般细微的事物都不敢伤害,并废除秦国的苛法,只和百姓约法三章,所以秦民都希望刘邦成为秦王。
后来“秋毫不犯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对任何东西都不侵犯,丝毫都不取用。